您的位置: 首页--人才培养--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光在资料馆刷片怎么够,难道你不想成为我们的一员吗?——我眼中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作者:2016级研究生  王玉超 外国电影研究方向
    
    第一次被朋友带到小西天,是2013年的冬天。我知道,这相对于太多北京甚至全国的影迷来说,认识这里的时间都还太短。
    那一天,看的是奉俊昊的《杀人回忆》,600人的大厅几乎满座,粉色的“学术观摩”电影票、影片结束后的全场鼓掌,在我看来都是那样的新奇。那一天,我第一次感受到,观影,似乎不只是娱乐,更是向生活的致敬。
    也是在那一天,我才知道,在北京西北三环内,还有这样一处属于电影的圣地。在这里观影,是种仪式,也是种享受。
    2015年初秋,在进出小西天上百次之后,我再次来到了这里。只不过,这次不是路过大门绕到后方艺术影院的入口,而是进了大门,向主楼后的小红楼径直走去——也是朋友告诉我的,除了艺术影院对外开放,这里还对外招收电影专业研究生。

    这里是中国电影资料馆,而它的另一个名字叫,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至今我还记得当时保研面试时,一位老师问我为什么不先工作的答话:我的母校教会了我什么是梦想,而我相信,这里将会让我的梦想起航。即便是今天,再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这里,我依然会回答同样的话,而事实上,我的梦想也确实正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
    不同于其他的高等院校,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生部每届只招收20个学生,分为中国电影史研究、外国电影研究、电影理论与美学、电影产业、电影创作等多个方向。大家统一住在宿舍,而宿舍距离上课的小红楼以及艺术影院,步行最多5分钟就到。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是在进入这里前想都不敢想的,要知道,在一个名为“电影资料馆的孩纸”影迷群里,甚至有人为了来艺术影院观影,特地在小西天租了房子,开句玩笑话,几年的房租可比研究生三年的学费高多了。
    离影院近了,离电影也就更近了。这里的近,不止是因为地理位置,更是因为全方位的沉浸。
    每晚艺术影院的放映,每周二下午的电影教学观摩,课上老师的影片分析,周末旁边中影巨幕的大片,再加上吃不饱时,我们在自习教室开办的“啸啸电影院”——班上有位阅片量奇高的同学,每周会给出一份排片表,每晚8点准时在自习教室放映,坚持了大半年之久。总是会感慨,永远来不及看完想看的电影,而我们与电影相伴的时间总是度过的那样快。

    一年的时间,阅片量自然是高了,更重要的是,看完电影后不再仅是感性的抒发观影感想了。
    细数了一下一年所上的课程,抛除政治英语(免修英语的同学还可以学日语),竟还有11门之多,除了必修课比如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电影理论、电影艺术创作(包括摄影灯光录音)、纪录片电影研究、港台电视史外,还有各方向专业课比如电影产业、电影创作与理论基础、当代电影以及个人认为最具有中心特色且具有学科价值探讨的由陈墨老师和其他中心最优秀的影史研究专家合上的口述历史研究,而在此之后,还将迎来李迅老师的电影美学、胡克老师的类型电影等等。

    除此之外,每学期中心都会邀请到资深的、身在一线的电影人开设讲座,产业界的叶宁、郑志昊,创作界的俞白眉、陈舒、袁媛,学术界来自世界各地名校的教授如包卫红教授、朱影教授等。

    无论是额外开设的讲座,还是外请的北京电影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教授,亦或是中心自己的名师李迅老师、陈墨老师、单万里老师、李一鸣老师等等,所有的课程课时都非常足量,而老师授课内容的信息量又极大,3小时连上下来,只觉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头脑风暴,恨不得把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记下来,只可惜笔头的速度跟不上老师说话的速度。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导师和我们同住一幢宿舍楼,经常会在宿舍院内碰见老师,闲谈也好,学术交流也好,去到导师家吃饭、一聊聊一晚都是家常便饭。


    与本科同学聚会时戏言,研究生一年学到的东西,感觉比本科四年还多。想想也是应该的,本科期间我们追求的是知识涉猎的广度,而研究生期间自然需要是知识研究的深度。

    中心的环境与其他院校相比,的确显得有些狭小,我们没有操场,也没有什么可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我们所拥有的,就是一幢二层小红楼。

    小红楼一层与二层中间,有个窗户,经常会在下课或是自习累了的时候钻过窗户,站到窗户外的小阳台上。

    在小阳台上,可以望见不远处的宿舍以及艺术影院,可以看见后院爬满墙的爬山虎,可以瞧见小花园里盛开的花。安宁与静谧,不足以形容这里的美好,看似封闭的环境,实际永远生机勃勃。



    总有人诟病,说学术研究就是象牙塔。实则不然,学术研究是可以将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并指导实践创新的。而这里,拥有足够大的实践平台,而且,学术研究也更具有实践前瞻性。
    这里在成立中国艺术电影研究中心之前,首先是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资料馆是国家的档案部门,是一个电影收集、保存、整理以及利用的局级单位。因为这样的特殊性,中心的研究生有很多可以深入一线了解观察的机会。
    每年都会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牵头组织史学年会、新力量论坛等大型学术研讨会议,去年新力量论坛在长春电影节期间举行,研究生部所有同学皆可自愿报名前往长春赴会旁听。

参加论坛的一线导演非常多,贾樟柯、乌尔善、薛晓璐、管虎、程耳等等都被同学们“活捉”签名、合影,一位同班同学在微博晒他的“捕获”,那天半个电影界的人占满了他的相机。



    盛会一年一次,日常实践天天都有。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以及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是中国电影资料馆牵头的项目,这两个项目都是为打造健康与多元的中国电影市场与评价体系而努力,这又何尝不是每一位有想法、有抱负的电影人所庆许的事情。

有幸成为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项目组的一员,亲眼见证了艺联从无到有的每一步成长,亲身感受到为了促成一项事业,身边的领导与师长所付出的艰辛,哪里敢再有理由允许自己有丝毫的懈怠。

    而身边也有许多同学、师兄师姐投身参与到其他众多实践中,这些都将成为我们将来实现理想的坚实基石。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的北影节,作为全北京每年一次的影迷狂欢节,中心的研究生比任何影迷都有更深入到这场盛会之中——

    倒不是说我们可以不买票,而是我们可以有机会参与到电影节展映工作,可以辅助排片、宣传、活动策划,当然还有展映时候的敲字幕工作。

    谁都在北影节时候看过电影,但不是谁都可以有机会在北影节时候敲字幕的。


    在中心求学的这三年,我想我将收获的不仅是电影的专业知识积累、严谨的学术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可以交到一辈子的朋友甚至是爱人。
    这里的学生不多,但比起一个有几百号人谁都不认识谁的学院,大家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更加紧密。

    大家都喜爱电影,不管本科是否是电影专业,也不管是否是已经工作了多年辞职考研来到这里,大家都有共同的理想与期望。没有太多焦虑,也不存在太多竞争与功利,各自在电影的世界中徜徉,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
    当然,大家也不是除了看电影、学习研究啥也不做,不大的厨房里“叮叮咚咚”的锅碗瓢盆声,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更多烟火气息。

    可能是学艺术的原因,这里的每个人都更有个性,也都更有活力,而且,每个人都有很多故事。

    在这里,永远不要觉得你了解一个人,也永远不要小视一个人,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力。

    2年前,同门师兄王昕在毕业进入燕园继续深造后,写了一篇《求学小西天:一门之隔,两个世界》的文章,2年后的今天,在来到他口中所说的另一个世界一年后,尚没有办法像王昕师兄那样理性兼带学术性的描述出这里的美好,只能借以感性的文字叙述出这个世界的独特。
    曾和上一届同样来自燕园的师兄说笑,我们在小西天取经,然后再回去。现在想想,在这里取经不假,至于回与不回,权当缘分。
    期待与你相遇,在属于我们的太平盛世。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西天文慧园路3号  邮编:100082

电话:010-82296063  传真:010-62268952  邮箱:yjsb03@sina.com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