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多功能厅,小西天电影文化讲坛在第三十期如期举行,在主持人周舟的简单热身介绍后,主题为《光影人生——廖庆松剪辑艺术主题讲座》讲座拉开帷幕。
讲座从对“无我之境”的讨论开始切入,通过列举小津安二郎打破传统的轴线规律进行拍摄,从而达到影像对话观众效果的例子,廖庆松向参加讲座的观众解释了做电影达到“无我”境界的含义,“无我”是指电影人要做到在电影中消失自我,对影像不加入自我的修饰,做到潜移默化地改变观众置身事外看电影的态度,使得观众主动进入电影情境,参与故事。
讲座中,廖庆松从自己的从业经历入手,多次强调电影人信念的重要,强调自律以及坚持的态度的关键,也半开玩笑地说道“无所不用其极才能解决克服电影问题”。在回答观众提问的环节,廖庆松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回答了如何解决剪辑不流畅的问题,给出实用具体的解决建议;回答了如何从广告或MV的剪辑思维过渡到电影剪辑思维的问题;回答了与内地新导演合作有何感受的问题,对比台湾与内地的新导演,告诫所有新导演最重要的是自己心灵的建立,准备好自己才能在这个时代真正筛选把握住机会。谈到剪辑师与编剧之间的关系时,廖庆松表示剪辑师必须要理解编剧,了解剧本,这样才能更好更丰满地把握支撑电影全篇的剧情,才能避免靠节奏结构全篇导致单薄的问题。并且举例了《踏雪寻梅》、《悲情城市》等,更加形象地让在场的观众理解剪辑的艺术。
在这场倾囊相授的讲座中,也不乏有廖庆松讲述他与侯孝贤导演之间的惺惺相惜,讲述与杨德昌导演之间的趣闻轶事这样的生动幽默的部分,引得现场笑声连连。最后廖庆松以《心经》中的“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来结束讲座,这一从“有无”的辩证中寻找人生与剪辑真相的观点,让此次高质量讲座更加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