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首页--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学生策展手记——一个展览的诞生

    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瑰宝,凝聚着时代的变迁和女性追求自由与美的梦想。十月,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举办的“镜花缘:当旗袍与电影相遇”主题展览,呈现了旗袍这一独特的东方文化符号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及其在电影中的独特艺术表达。




    作为中国传统女性服饰的重要代表,旗袍不仅是服装史上的经典设计,更是中国女性在社会角色、身体美学和思想意识上不断追求自由与平等的象征。旗袍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是东西方艺术审美的纽带,本次展览旨在带领观众赏析旗袍的优雅美感,使观众深刻体会到服装对时代、文化、艺术、时尚等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展现出旗袍在电影中的丰富意蕴。展览在主题上紧扣“旗袍”与“电影”两个核心元素,以其为线索铺陈开一幅尽显中式文化风韵的时代风情图。

  

                          “镜花缘:当旗袍与电影相遇”主视觉展板

    图文展板是展览的主体部分,分为“漫卷裙绸”和“雅意银光”两个章节,依次呈现“旗袍历史演进过程的梳理”和“旗袍在电影中的应用解读”两部分内容,社会背景的脉络勾勒与银幕旗袍的独特韵味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第一章“漫卷裙绸”为旗袍历史演进过程的梳理,包含四块展板,分别为:“群芳初放”旗袍的兴起、“镜里观花”旗袍的普及、“时移缘转”旗袍的演变、“渡海留香”旗袍的传播与兴盛。“群芳初放”“镜里观花”“时移缘转”三个小标题分别内含展览标题“镜花缘”三字。

    本章节的内容梳理了旗袍从初兴、普及到形制演变,回顾了旗袍作为东方文化符号在海外影视作品中的传播,最后也落脚当下,总结了旗袍在近年再次成为热门时装风潮的现象。通过这一章节,观众对旗袍历史演进过程有了深刻了解,也对旗袍在电影中的呈现有了初步认识,“国潮兴起”这一热门话题也能够使观众将旗袍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感受到更强的代入感。

                                       展板第一章“漫卷裙绸”

    第二章“雅意银光”为旗袍在电影中的应用解读,包含五块展板,分别为:“思美人”人物塑造作用之身份标识、心理外化、情感表达以及“衣上云”文化背景表现之时代风潮、传统意义。本

    章节的内容着眼于旗袍与电影的结合,分别从人物塑造和文化背景表现两方面分析了旗袍在电影中的作用和象征意义,旨在增加本次展览的深度与专业性。通过这一章节,观众可以体会到服饰这一形式在电影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更能感受到旗袍文化与电影艺术创作的融合所带来的魅力。



展板第二章“雅意银光”

    除了图文展示,现场还特别增加了旗袍展品和音乐帷幔等场景设计,以丰富的展览形式调动观众感官,营造沉浸体验。展览的六套服装展品图案精美,做工精致,分别摆放在“漫卷裙绸”、“雅意银光”两个区域,其中三套来自中国电影资料馆馆藏珍贵电影戏服,包含一套《西安事变》戏服,以及两套十年前由《黄金时代》片方赠与资料馆的汤唯所穿的戏服;另外三套则是苏州丝绸博物馆馆藏珍贵旗袍。作为展览的核心与亮点,六套展品与展板、帷幔、现场音乐相辅相成,使参观者仿佛置身于一场光影盛宴中。

苏州丝绸博物馆提供的珍贵展品:烂花绡短袖旗袍/灰色几何纹提花绉缎短袖夹旗袍/几何纹提花绉短袖夹旗袍

                  电影《黄金时代》中汤唯女士的戏服

                电影《西安事变》中朱可心女士的戏服

    在空间设计上,展览陈列于开放式的长廊,整体空间布局参考古典园林艺术“分景”的布局规律,即以图文展板为主体,六套服装展品和帷幔穿插其中,形成含蓄并富有变化的空间区隔,观展动线呈U型流线,增加了展览的连贯型。

    展览空间布局方案效果图(广告机位置在布展过程中有所调整)

    展览起点设置五条丝绸帷幔,使得后景若隐若现,营造出“曲径通幽”之感。其中三条分别写有“镜”“花”“缘”字样,另外两条上书串联起展板两章节大标题及小标题的诗句“上苑群芳已放,镜中花容未消。时移缘转心不老,远随流水香”“思美人兮孰能忘,衣上云舞蝶双。漫卷裙绸知雅意,归来看银光”,为展览营造一种古典与梦幻相结合的氛围。

                           被设置于展览起点的帷幔

    除此之外,展览还配有多媒体装置,观众通过三台广告机的内容播放,可以欣赏到早期电影杂志《良友》封面上女明星穿着旗袍的时代风采,以及经典电影中女演员的旗袍造型,从而感受旗袍在光影艺术中的魅力。

           三台广告机轮播经典电影旗袍造型及《良友》杂志封面

    展陈形式中,还有一个隐藏亮点——镜子,这一打卡点则作为点题“镜花缘”的关键元素被设置在图文展板结语的背后,隐于帷幔之间,既是整个展览在参观流线上的结尾,又是正对着展览入口的展览主视觉元素。

    两条诗句帷幔串联起展板两章节的大小标题,镜子打卡点在帷幔后若隐若现

    开展期间,展览得到了广大影迷观众的喜爱与支持,展期从原定的12天延长至29天。展出期间收获好评颇多,吸引了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前来观展,沉浸式体验时尚与艺术的结合。由于本次展览筹备时间有限,还有很多资料和素材有待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开发,但令人喜出望外的是,展览在不远的将来有机会应邀在国内甚至海外进行巡展,向更多观众展示中国传统服饰与电影艺术巧妙的融合,策展团队将借此机会对展览内容进行优化与更新,努力使展览走进更多观众的视野,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

    本次策展工作由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产业:策展及营销”方向在读研究生张福宇、晏雷婷、向宇萱、董奕杉参与实践,在资料馆多媒体部策展老师们的专业指导和帮助下顺利完成。江南分馆的建立为研究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使这个生发于策展结课汇报的策划最终成功落地,她们将以此为起点,继续迈向广阔天地。

· 张福宇:(展览策划、内容设计、视觉设计)
做完“镜花缘”,我更爱自己也更爱这个世界了

· 晏雷婷:(内容策划、视觉设计)
原来现场展览可以是另一扇理解电影的窗口,感谢遇见,希望未来延续精彩!
· 向宇萱:(“镜花缘”总策划、主题展览统筹、创意策划)
希望“镜花缘”能走得更远。
· 董奕杉:(内容支持)
参与有限,收获颇丰,从“镜花缘”起,共同求索。


学生策展团队成员张福宇、董奕杉、向宇萱、晏雷婷(左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西天文慧园路3号  邮编:100082

电话:010-82296063  传真:010-62268952  邮箱:yjsb03@sina.com

顶部